“春雷响,万物长”,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“九九”艳阳天,气温回升,雨水增多。惊蛰,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,预示着仲春时节的开始。3月6日的世界十字路口纽约时代广场,纳斯达克大屏幕推出了“中国书画名家杨晓阳、赵治平笔下的二十四节气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幕展播——惊蛰”,把中国“二十四节气”通过书画名家的画笔艺术展现,以高雅而又新颖的形式给世界各地的游客一份新春文化风景线。
古籍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“二月节万物出于震,震为雷,故曰‘惊蛰’,是蛰虫惊而出走矣。”天气转暖,春雷初响,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期,此时过冬的虫卵也将开始孵化,由此可见“惊蛰”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。然而真正使冬眠动物苏醒出土的,并不是隆隆的雷声,而是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中的温度。到了惊蛰,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,正所谓,“季节不等人,一刻值千金”,惊蛰时节,意味着一年的春耕的开始。
此次大屏展播的是著名艺术家杨晓阳、赵治平两位老师的书法和国画作品《惊蛰》,两位艺术家书画作品合璧,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喜爱和好评。
此次活动由中国画学会学术支持,纽约华美人文学会、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、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主办,亚太第一(香港)出版有限公司、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美国创研中心、美国金盏花文化艺术中心承办。
此次活动策划人高强说,越是民族的,就越是世界的,我们把古人先贤创造的优秀文化传承好、发展好、传播好是每个人的责任。
此次活动策划人、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翟优介绍,此次纳斯达克大屏幕展播是继2月4日推出孙克、龚文桢“立春”,2月19日推出言恭达、周矩敏“雨水”后的又一次展播。随后“春分”将推出阎揆和毛晓剑的书画作品。
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表示,艺术创作要以人为本,源于传统、源于生活,贴进时代,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,又让海内外大众喜爱。我会拟全年在世界十字路口之谓的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推出“中国书画名家笔下的二十四节气系列展播,将邀请国内优秀的24位书法家和24位国画家,用艺术家们的画笔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国粹艺术,展示给世界各地的人们,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,共享中华艺术。
杨晓阳
1958年出生于陕西西安,1979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,1983年毕业,同年考上研究生。198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。曾任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、主任。1994年出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,1995年主持全院工作,1997年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、教授,博士生导师,2009年调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。 现任全国政协委员,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,中国文联全委,江苏省中国画学会顾问,国家三五人才一级,四个一批人才,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,教育部高教名师。
赵治平
1957年生于江苏常州。曾于南京艺术学院、江苏省国画院专修中国画。擅长花鸟画。 现任江苏省国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,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,国家一级美术师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、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、花鸟艺委会副主任、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、江苏省艺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委委员、江苏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。曾任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,刘海粟美术馆馆长。
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。它是古人依据黄道面划分制定,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,属太阳历范畴。二十四节气在上古时代已订立,到汉代吸收入《太初历》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。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,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,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。在国际气象界,二十四节气被誉为“中国的第五大发明”。当今使用的农历吸收了干支历“二十四节气”成分作为历法补充,并通过“置闰法”调整来符合回归年,形成阴阳合历。2016年11月30日,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